首页 / 学术交流 / 国内会议

2025年全国“光与海”高端学术会议成功举办

2025-08-07 国内会议

2025年7月19日至21日,全国“光与海”高端学术会议——“光与海”论坛(总第8期)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生态学分会、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天津大学光电信息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近地面探测全国重点实验室主办,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长春理工大学中山研究院承办。

会议邀请了从事海洋与光学研究两方面的专家学者做学术交流,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单位的10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开展学术交流。会议设立了4个主题:物理海洋原位监测技术与仪器的需求与挑战;海洋生物识别、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及装备;低空遥感及深远海探测与监测技术、仪器及装备;AI赋能海洋监测与预警技术与装备。

会议开幕式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常务副主任、长春理工大学校长郝群教授致开幕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海洋处处长王文涛致贺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春理工大学姜会林教授致辞,燕山大学副校长王德松为开幕式致欢迎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姚建铨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范滇元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研究员、美国国家人工智能科学院通讯院士/南方科技大学邵理阳教授、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光机电技术与系统集成分会副主任、秘书长/北京理工大学董立泉教授、河北海事局局长张铁军、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齐跃峰教授等出席开幕式。燕山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毕卫红教授主持开幕式。

image001.jpg

长春理工大学校长郝群教授致开幕辞

image003.jpg

燕山大学副校长王德松为开幕式致欢迎辞

image005.jpg

燕山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毕卫红教授主持开幕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姚建铨做了“关于海洋中信息传输,通信及深海资源利用的探讨”的报告,探索综合利用海洋中的检测信息进行深海资源的立体化应用;中国工程院院士范滇元做了“基于海底光缆的通感融合海洋信息网络”的报告,通过现有的海底光缆实现通信与传感一体化检测海洋信息;孙松研究员做了“基于明确目标任务的海洋观测指标体系的建立”专题报告,为从事海洋观测研究的学者提供了目标性引领;邵理阳教授做了“基于AI+DAS技术的海洋智能感知系统及工程应用”,开拓性的将人工智能与分布式声波传感技术融入到海洋探测中,并分享了工程应用案例;郝群教授做了“胶体量子点红外焦平面阵列技术及展望”的主旨报告,为光学成像器件与海洋探测的结合提供了新思路。孔令杰教授做了“飞扫介观三维显微成像”的报告,提出的扫描广域断层扫描技术有望用于海洋生物动力学功能成像。大会报告内容全面、突出工程应用,既有光学技术在海洋学科领域的应用,也有针对现有海洋光学的前沿探索思考。

image007.jpg

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姚建铨教授作大会报告

image009.jpg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范滇元教授作大会报告

image011.jpg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孙松研究员

image013.jpg

邵理阳教授作大会报告

image015.jpg

长春理工大学校长郝群教授作大会报告

image017.jpg

清华大学孔令杰教授作大会报告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顾海峰研究员、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林忠胜研究员、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张正楼高级工程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廖然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薛庆生教授、天津大学张红霞教授、暨南大学陈耀飞教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张芳研究员、燕山大学闫敬教授等20位知名专家在大会上做了精彩报告。同时举行了“光与海”论坛圆桌会议,邀请海洋与光学领域的专家针对海洋检测现状与趋势进行了公开交流。

据悉,“光与海”北戴河论坛迄今已是第8期,会议的宗旨是为海洋研究者找到用武之技;为光学技术研究者找用武之地。即让做光学技术研究的学者能够深入了解海洋领域的技术与装备需求,同时,也让做海洋研究的学者能够领略到先进光学技术在海洋监测、资源勘探、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巨大潜力。本次会议的成功举行,加强了国内海洋工作者与光学工作的密切交流,为海洋光学、海洋检测及仪器仪表的发展提供了分享学术成果的舞台。

image019.jpg

2025“光与海”高端学术会议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