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能力评价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成功举办2025年工程能力评价考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
——聚焦国际互认标准,锻造高水平评审考官队伍
为深化中国工程师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工程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推动工程师职业资格国际互认工作走深走实,2025年8月22日至24日,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在青海西宁成功举办“工程能力评价考官能力提升研修活动”。来自全国科研院所、高校及企业的三十余位联合体正式考官与见习考官齐聚一堂,通过专题报告、案例研讨与互动辩论,系统提升工程能力评价专业化水平,为保障评审质量、助力中国工程师走向国际舞台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研修活动邀请重庆川仪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吴朋、华南理工大学刘桂雄教授、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刘献成主任等三十余位联合体考官全程参与。
会议期间,联合体资深培训官、上海师范大学上官倩芡教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学院院长薛凌云教授,以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项目主管韩永刚分别作主旨报告。上海师范大学上官倩芡教授深入解读《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工程能力评价考官工作重点》,强调考官需严格遵循“标准考核全覆盖、标准评价全覆盖”两大基本原则,确保评价过程无死角,全方位衡量申请者的五个维度工程能力。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卓越学院院长薛凌云教授围绕《工程能力评价考官工作要点》,结合多年评审经验,系统梳理了考官工作中的评审依据、工作要求以及常见问题,并通过案例分析考官评分标准及评审要求,强调考官需以严谨态度把控细节,确保评审结论经得起推敲。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项目主管韩永刚以《工程能力评价标准理解和评价工作的误区》为题,系统梳理了工程能力评价的核心标准与操作规范,深入剖析了评审过程中常见的认知偏差与操作错误,强调“以能力为导向、以证据为基础”的评审要求。
案例研讨激辩,统一评审标准认知
为强化实践应用能力,研修活动采用“案例复盘+互动辩论”模式。主办方精选多段考官面试评审录像作为教学素材,组织考官分组研讨。与会考官围绕“评审尺度把控”、“证据链完整性”、“复杂工程场景下的能力判定”、“跨学科背景综合评价”等议题展开激烈辩论。 “理不辨不透,道不辩不明。”通过激烈辩论,“工程能力评价需以标准为纲,以实绩为据,既要避免‘唯论文论’的形式化倾向,也要杜绝‘重资历轻能力’的片面判断。”这一观点引发了参训考官的广泛共鸣。考官们不仅厘清了评审中的模糊地带,更深刻认识到统一标准对维护工程能力评价公信力的重要性。
联合体工程能力评价是我国工程师职业发展的国际“通行证”,考官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决定这张“通行证”的含金量。此次研修活动旨在通过系统化培训与实战化演练,打造一支专业化、国际化的工程能力评价考官队伍。未来,学会将持续完善考官培养体系,定期开展考官能力提升活动,确保测量控制与仪器仪表领域工程能力评价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与权威性,为推动联合体工程能力评价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仪器仪表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