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普及 / 科普教育基地

童心探科技,志愿暖人心

2025-03-20 科普教育基地

——记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主题科普教育基地科普和科技志愿活动

为响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有关2025年学雷锋科技志愿服务周、及科技志愿活动动员和号召,2025年3月20日,重庆邮电大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主题科普教育基地成功举办重庆邮电大学幼儿园2025年“人工智能”科普活动。幼儿园大、中、小共七个班的孩子们走进校园实验平台,在丰富的科普体验中探索人工智能的奥秘,近距离接触智能仪器,感受科技如何改变生活。

活动当天,小朋友们在科普基地讲解员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参观了智慧交通、智慧农业等实验平台,认识到智能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信号采集设备等仪器仪表技术在智能化应用中的关键作用。在智慧交通展区,孩子们了解了智能红绿灯如何通过传感器检测车流量并自动调节信号时长,体会到精准测量和自动控制的重要性;在智慧农业展区,他们观察了环境监测仪器如何实时采集温湿度、光照强度等数据,智能喷灌系统如何根据土壤湿度进行精准灌溉,感受到仪器仪表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广泛应用。讲解员结合孩子们的认知水平,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介绍仪器仪表如何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造世界。

除了参观,小朋友们还参与了多种人工智能设备的互动体验。孩子们围观机器狗的灵活行走与环境感知能力,戴上VR眼镜体验虚拟现实世界,观察无人机如何通过姿态传感器和惯性导航系统实现精准飞行。在舞蹈机器人展区,他们与机器人共舞,并学习如何通过简单指令操控ROS竞赛小车,理解嵌入式控制与自动化的基本概念。这些设备背后的惯性测量单元(IMU)、光学传感器、雷达测距系统等核心仪器技术,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初步接触到了仪器仪表科学的基本原理。

本次活动的志愿服务由“智创邮途”重庆邮电大学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团队提供。志愿者们不仅承担了讲解任务,还积极引导孩子们体验各类科普设备。例如,他们演示了机器狗的行走与互动功能,帮助孩子们理解其基本运作方式;指导孩子们佩戴VR眼镜,感受沉浸式虚拟现实的乐趣。小朋友们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近距离观察并体验了这些智能设备,现场气氛轻松而热烈。

此次“人工智能”科普活动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人工智能的神奇之处,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许多孩子在活动结束后仍意犹未尽,纷纷表示希望未来还能体验更多科技项目。作为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科普教育基地之一,重庆邮电大学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仪器仪表科学与人工智能的科普教育,激发更多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为未来的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部分图片:

image001.jpg

hh.jpg

扩展链接: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主题科普教育基地依托单位为重庆邮电大学,基地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崇文路2号,依托学校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测控技术等领域的科研优势,致力于开展仪器仪表、人工智能、工业物联网等相关科普教育活动,是国内以智能科技与仪器仪表为特色的科普基地之一。

基地围绕智能测量、自动控制、智能感知等方向,运用多种科普展品、互动实验以及多媒体展示方式,生动展现智能仪器仪表技术在智慧交通、智慧农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应用。通过科普讲座、实验体验、研学活动等形式,普及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基地现有各类科普设备数十套,包括智能机器人、VR/AR设备、无人机、智能传感系统等,同时结合重庆邮电大学的研究成果,展示现代仪器仪表与智能技术的结合。作为集科普教育、实践教学、技术推广于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平台,基地将持续推动科技普及与人才培养,为社会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供稿:重庆邮电大学、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工业互联网与人工智能主题科普教育基地)